遇事习惯外归因怎么办?
浏览次数: 751
日期:2024-03-19
责任小编:和美家圆情感
思维方式里面习惯外归因,遇到问题,外归因容易生气对身体不好。虽然自己也知道自己有错误,但原谅自己错误容易,原谅别人错误难。
还有人说,人一天24小时都在盯着别人的错误,人性就是喜欢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,就是说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子,我心里平衡些了。
但是这样也不好,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吗?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不埋怨别人,那怎么做能稍微好点,或者让自己不那么侧重别人的错处多些?

02
看到题主的问题,我感到蛮诧异的,因为一般习惯外归因的人,是不会意识到这一点的吧,只是会觉得:“就是别人的错,都怪别人,即使我某点没有做好,那也是别人导致这样的结果!别人都是傻*都不靠谱,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,害得我这样!”
但是题主却十分自知,对此有着十分清晰的自我分析,并且想要努力改善这一点。
1、外归因的好处
外归因还是有它的好处的,所以题主才会想要去使用它。
把责任和错误归结在别人身上,这样就不用责怪和面对自己的不足,内心的情绪也更多是气愤、生气,而不是自我苛责、抑郁,会更轻松一些,毕竟都是别人做得不好,和自己无关嘛。
因为主要是别人的错,所以自己也不用改变,也避免了面对和改变的痛苦。

单一的外归因或者内归因都是不好的,总是习惯内归因的人,就很容易责怪自己,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,很容易就会陷入抑郁的情绪里。因此,题主的改变绝对不是“删除”外归因,而是在习惯性地外归因之上,再叠加一层内归因,更客观地去分析整件事情:
-是怎么发生的?

那自己可以去提建议,但是别人改不改,就是别人的事情了。有哪些是无法改变的。
多进行一些这样的分析,可以帮助题主锻炼全面的思考方式,进而改变单一外归因的情况。
其实,改变最难的一点,就是当事人自己意识到需要改变,如果自己都意识不到,改变就根本不可能发生。
